演出市場
演出市場
-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,這份
-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
- 余干《今日黃港》自籌經費開展“歡樂鄉
-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
- 平陰縣文廣新局: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
-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
-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,但是知名的不多
-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
-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
-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
聯系我們
郵 箱:yewu@ningxiu.com
手 機:178-528-25688
網 址:http://www.evenmu.com
微 信:jinanyanyi
地 址: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
演出市場
演出市場活躍不能讓“黃牛”們狂歡
作者:寧秀文化
發布時間:2023-05-26 08:39
近段時間,演出市場異常活躍,多位知名歌手官宣演唱會行程,令歌迷激動不已。但不少人發現,在搶票環節,一些演唱會門票基本都是“秒光”,這又讓他們有點沮喪。
這邊,很多消費者“連票的影兒都沒看到”;那邊,不少“黃牛”卻在朋友圈嚷嚷“有票!有票!”但前提是“得加價”。
這些“黃牛”真的有票嗎?不一定,因為其中有“假黃牛”!所以,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,當心被一些手里沒票或者賣假票的“假黃牛”騙了錢。當然,不少“黃牛”手里確實有票。那么,他們的票是從哪兒來的呢?
在票務平臺技術升級的情況下,一些“黃牛”進行“人肉”搶票。他們憑借積累多年的刷票經驗、對票務平臺的熟悉程度、操作的熟練性和較快的網速,用自己的身份證或者借用家人、朋友的身份證來搶票。然后,利用一些票務平臺“可進行一次轉贈”的空子,轉賣賺取差價。有的“黃牛”會接“代搶”的生意,搶到后讓消費者支付酬勞。
還有一些“黃牛”選擇做“中間人”,通過撮合搶到票的消費者與想要票的消費者交易,然后從中賺取差價。
還有一部分是拿內部票加價賣,這是“黃牛”票的主要來源。因為演唱會的主辦方會把一部分門票放到票務平臺售賣,還會預留一部分作為贈票、工作票、防漲票,這些票稱為內部票。由于內部票基本上都是紙質票,無法做到實名制,很有可能經過層層轉手落到“黃牛”手里,然后“黃牛”再加價賣出去。有的主辦方甚至和“黃牛”合作,牟取不當利益。
由于資源不同、渠道不同,不同的“黃牛”拿到票的“成本”也不一樣,再加上座位位置不同價格也有差異,所以“黃牛票”的價格也不一樣。有的讓消費者加價幾百元,有的加價幾千元。
“黃牛”的存在擾亂了票務市場秩序,也增加了很多消費者看演唱會的成本,損害消費者權益,不利于演出市場的健康發展。當前,演出市場逐漸回暖,但回暖的演出市場不能讓“黃牛”們攪黃。
今年4月,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《關于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明確,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營業性演出門票數量,不得低于核準觀眾數量的70%。
對此,有業內人士指出,此次《通知》說明,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里,很多演出的公開銷售率低于70%。政策出臺之后關鍵看怎樣執行,而且即便嚴格執行政策,有70%的門票公開售賣,仍然會有“黃牛”們牟利的空間。
在此背景下,要降低“黃牛”給演出市場帶來負面影響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采取電子票“實名制+不可轉贈+限時退票”方式,讓“黃牛”無法轉賣;二是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,提升執法效率,充分利用監督抽查、媒體監督、群眾舉報等方法,及時發現并依法治理“黃牛”倒賣內部票亂象;三是增加供給,通過采取壓縮審批時間等多種措施,適當增加演出場次。
日前,上海消保委表示,希望演出票務管理體系能夠更加完善合理,銷售渠道更加公開透明,促進消費公平,恢復正常的票務市場秩序。同時,建議相關部門能夠給予重視,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促進演出市場良性健康發展。(工人日報記者 楊召奎)
相關標簽:
濟南慶典公司
農新
云上演出
戲曲
觀眾
名家
過年
記者
湖北
日報
相關新聞
- 2024-05-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“五月演出季”如約
- 2024-05-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
- 2024-04-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
- 2024-04-182024中國(天津)演出交易會開幕
服務范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