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出市場
演出市場
-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,這份
-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
- 余干《今日黃港》自籌經費開展“歡樂鄉
-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
- 平陰縣文廣新局: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
-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
-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,但是知名的不多
-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
-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
-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
聯系我們
郵 箱:yewu@ningxiu.com
手 機:178-528-25688
網 址:http://www.evenmu.com
微 信:jinanyanyi
地 址: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
演出市場
聚焦新京味兒新經典 助力北京打造“演藝之都”
作者:寧秀文化
發布時間:2023-05-10 15:34
當前,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正深入推進。北京市委強調,要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,做大做強“大戲看北京”系列品牌,著力打造“演藝之都”。作為首都文化建設的主力軍,北京演藝集團立足北京城市戰略功能定位,圍繞落實有關新任務新要求,吹響集結號,整裝再出發,提出“兩新四化”新愿景,重點聚焦新京味兒、新經典,大力推動創作精品化、發展品牌化、產業融合化、管理現代化,更好地服務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。
深扎首都文化沃土
講好新時代北京故事
首都文藝院團眾多、市場主體豐富多元,北京演藝集團作為市屬國有文化企業,攜旗下9家文藝院團,創作和發展的根本就是立足北京,站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高度,講北京的故事、講首都發展的故事。今天的北京是兼容并蓄的北京。“新京味兒”就是不僅講胡同里老北京的家長里短,而且講新北京人在這片土地上創業發展、拼搏奮斗的故事。“新經典”就是要志存高遠,體現首善標準,突出中國氣派,努力創作出能夠立得住留得下的新時代文藝精品力作。近年來,集團聚焦“新京味兒、新經典”,推出音樂劇《在遠方》《亦夢亦真》、兒童劇《耗子大爺起晚了》等葉廣芩兒童文學三部曲、雜技劇《呼叫4921》、民族管弦樂《中軸》《大運河》、話劇《簋街》、北京曲劇《我這一輩子》、運河題材評劇《蒲柳人家》等一批具有濃郁北京特色的作品,展現了新時代北京作為大國之都的文化底蘊和城市品格,實現了從題材到內容、從藝術形式到表現手法的創新創意。
▲ 民族管弦樂組曲《中軸》海報
創作精品化
踐行“大戲看北京”要求
作品是院團的立身之本,院團沒有精品就沒有生命力。近年來,面對全國各地創作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新形勢,集團重點加大統籌力度,提高組織化程度,實行集團化作戰。為此,集團修訂藝術生產管理制度,實施項目分級分類管理,對列入重點的項目加大統籌支持力度,著力破解過去院團創排資金配額、創作力量散弱的瓶頸,推動生產要素和管理資源向培育優秀作品集成。2022年,舞劇《五星出東方》成功斬獲第十六屆中宣部“五個一工程”獎和第十七屆文華大獎,被譽為“文化潤疆的北京樣本”;音樂劇《基督山伯爵》中文版以強大的實力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巡演,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;雜技《逐風者—集體車技》、魔術《玉壺光轉》先后榮獲中國雜技金菊獎。2023年,集團將重點推出音樂劇《理想之城》、河北梆子《密云姐妹》、兒童劇《土狗老黑闖禍了》、舞劇《破冰行動》、北京曲劇《六必居》等作品,不斷展現新時代首都舞臺創作的最新成果和嶄新氣象。
▲ 舞劇《五星出東方》劇照
▲音樂劇《理想之城》5月26日至28日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
發展品牌化
打響“北京演藝”新形象
酒香也怕巷子深。如果說“創作精品化”解決的是把酒釀香的問題,那么“發展品牌化”就是解決“巷子深”的問題。近年來,集團品牌宣傳推廣體系從無到有,積極探索建立1個集團平臺龍頭引領、9家院團主干支撐、100名藝術家共同發力的“1+9+100”的品牌宣傳工作矩陣,重點加強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傳播能力建設,主動將品牌推廣向互聯網匯集、向移動端傾斜。2022年,舞蹈《錦繡》等13個節目近80名藝術人才登上央視和各地衛視春晚;10余部作品先后入選國家藝術基金、文化和旅游部“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作品展演”、時代交響創作扶持工程等全國性項目;近50部劇目先后亮相服貿會、首屆“大戲看北京”展演季、惠民文化消費季等多個平臺;各精品劇目數次登上微博熱搜,微博話題總閱讀量突破10億。下一步,集團將聚焦重點項目和5月演出季等平臺,繼續拓展渠道資源,探索用好自有“網紅”資源,深耕新媒體,不斷鞏固建立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宣傳營銷工作格局。
產業融合化
深化集團三大板塊戰略布局
北京演藝集團是一家綜合性文化企業集團,旗下除九大院團演藝主體板塊外,還包括以雙奧場館國家體育館為主的體育板塊,以及以北京市電影公司及所屬新影聯院線為主的電影板塊。組建以來,集團堅持內外兩端發力,持續推進產業融合發展。一方面,對外積極順應行業發展大勢,不斷拓展演藝新空間、新業態,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。先后組織所屬各院團進會館、進商圈、進景區、進影院,發力年輕化、時代化、時尚化的藝術表達,推出“會館有戲”沉浸式演出《北平1948》、三里屯國潮音樂會、八達嶺長城夜游演出、影城脫口秀等業態融合項目,推出京演線上劇場和高清放映版數字演藝產品,用文化為城市賦能、用科技為文化賦能。另一方面,對內先后搭建起舞美制作、票務銷售、藝術培訓等平臺,特別是隨著2022年9月、2023年3月、2023年底北京歌舞劇院新建劇場、中國雜技藝術中心、京南藝術中心等相繼開工,集團劇院運營平臺搭建邁出實質性步伐。預計到2025年,三大新劇場加上集團現有的國家體育館、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、中國木偶劇院、南鑼劇場和民族宮大劇院等場地資源,一個包含多個大中小各類劇場演出空間、遍及北京各重點區域的京演演出院線將亮相首都舞臺。
管理現代化
夯實集團改革發展基礎
長期以來,文藝院團和文化企業的管理呈現出鮮明的以創作生產為中心的特點,與現代企業管理以市場需求為中心的經營管理模式有一定差異,兼顧市場的復合型藝術生產管理機制有待建立。近年來,集團先后通過巡演定崗定編,督促建立服裝、道具、舞美采購辦法等制度,開展職業經理人選聘,建立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考核激勵機制等舉措,大力加強精細化、規范化管理,從藝術生產的全鏈條優化、資金的規劃使用、法律合同的審核管理、財務審計的跟蹤指導等方面,加強服務管理,初步建立起一套與現代文化企業管理要求相適應的管理流程和體系。下一步,集團將繼續發揮改革先行先試優勢,推動企業管理由單一生產導向轉為兼顧市場需求導向,聚焦產品研發、項目決策、成本控制、營銷推廣、激勵約束等多個維度,創新微觀運行機制,提升管理效率效能,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。
打造演藝之都,呼喚現象級作品。未來,北京演藝集團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深扎首都文化沃土,立足北京、放眼未來,持續打造 “新京味兒、新經典”,大力推動創作精品化、發展品牌化、產業融合化、管理現代化,進一步提高集團藝術生產力、市場競爭力、行業影響力和改革發展活力,努力以更加主動的擔當作為,為“演藝之都”和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2023年5月9日《中國文化報》
第5版刊發特別報道
《聚焦新京味兒新經典 助力北京打造“演藝之都”》
相關標簽:
濟南慶典公司
農新
云上演出
戲曲
觀眾
名家
過年
記者
湖北
日報
相關新聞
- 2024-05-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“五月演出季”如約
- 2024-05-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
- 2024-04-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
- 2024-04-182024中國(天津)演出交易會開幕
服務范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