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出市場
演出市場
-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,這份
-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
- 余干《今日黃港》自籌經費開展“歡樂鄉
-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
- 平陰縣文廣新局: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
-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
-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,但是知名的不多
-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
-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
-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
聯系我們
郵 箱:yewu@ningxiu.com
手 機:178-528-25688
網 址:http://www.evenmu.com
微 信:jinanyanyi
地 址: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
演出市場
2022年的文化演出 線上線下“爆款”競相綻放
作者:寧秀文化
發布時間:2022-12-24 12:19
年尾歲末,回想起全年的爆款演出,這幾場一定榜上有名:搖滾老將崔健的線上演唱會全網刷屏,周杰倫的“地表最強”“魔天倫”演唱會線上重映,而在舞臺演出領域,舞蹈詩劇《只此青綠》帶動了全年的“青綠”熱潮。在疫情防控進入第三年時,線上與線下演出交織變奏,奏出演出行業的華麗樂章。
流行音樂“手機演唱會”老將霸屏
受疫情影響,線下大型演唱會的舉辦在近幾年間受到一定限制,線上成為歌手們集中亮相的窗口,動輒上千萬的觀看量刷新著人們的認知。
今年4月,崔健在視頻號平臺的演唱會一夜刷屏,人們完全沒有想到,像崔健這樣演出一票難求的搖滾老將,會率先通過豎屏手機與網友隔空高歌,4600萬人的觀看人數也顯示了老將的扎實人氣。不久后,周杰倫“地表最強”和“魔天倫”兩場演唱會接連線上重映,累計點擊量近一億人次。羅大佑、孫燕姿等歌手也線上開唱,不同風格的歌手紛紛選擇“手機端”,滿足了不同音樂類型愛好者的口味,帶動了全民狂歡。
線上成為音樂老將回歸的平臺,不光表現為線上演唱會,還有大量音樂人通過綜藝節目回歸觀眾視野。年初播出的綜藝《時光音樂會》第一季中,譚詠麟、李克勤、林志炫、周傳雄等歌手時隔多年回歸,近日播出的《時光音樂會》第二季中,孫悅、田震再度“出山”。搖滾音樂人張楚則通過綜藝《閃光的樂隊》亮相,實現自己的綜藝首秀,任賢齊、杜德偉、張震岳等頗有國民認知度的歌手也通過《披荊斬棘》第二季的舞臺展現個人風采。
新的傳播方式改變了明星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和關系,當年以傳統歌手形象出道的音樂人,通過線上節目更加立體地走入觀眾視線,形成一個個“回憶殺”的感人場面。在流行音樂這個高度工業化、成熟化的行業中,他們再次展現出不俗的國民影響力,也體現了人們對音樂的熱愛、對文化娛樂的需求。
舞蹈《只此青綠》線上火到線下
2022這一年,絕對是舞蹈的“大年”,它的爆發,也開始于線上直播。
2022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,舞蹈詩劇《只此青綠》的片段上演,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舞蹈演員孟慶旸的“青綠腰”折服了千萬觀眾,帶有傳統中國的濃郁青綠山水色調讓人耳目一新,人們沉浸在優美的舞姿和它背后沉淀的典雅意境中。《只此青綠》線下首演其實在2021年8月已經完成,但春晚舞臺上的亮相奠定了《只此青綠》的爆款旅程。隨后,《只此青綠》展開全國巡演,所到之處一票難求,在北京巡演時原本計劃演出5場,隨著先后三次加演,共計演出18場。
《只此青綠》的爆紅是舞蹈劇目出圈、日益年輕化的表征。以往,舞蹈演出的受眾年齡偏大,傳統的“大歌舞”和經典的芭蕾舞劇擁有最廣泛的舞蹈觀眾,但隨著傳播渠道的擴大,以及節目制作日益精良化、專業化,舞蹈的受眾逐漸打開。
今年初,河南衛視與B站合作推出的舞蹈類節目《舞千年》走紅,喬振宇、胡陽、華宵一等擔任薦舞官,著名舞劇《孔子》《昭君出塞》的片段,北京舞蹈學院經典節目《踏歌》《秦王點兵》及北舞青年舞團《點絳唇》等紛紛上演,驚艷了Z世代的年輕網友。
與《只此青綠》一樣,舞蹈類節目的走紅,背后其實是傳統文化熱潮的升溫,以及年輕人文化自信的提升。出圈的多個舞蹈節目,包括《唐宮夜宴》等河南衛視在傳統節假日播出的驚艷舞蹈,并非只是用舞蹈講述發生在古代的故事,而是用古代的舞蹈風范、通過現代的手法與視角,詮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。
音樂劇 堅守劇場培育觀眾
音樂劇也是由綜藝帶火的演出品類,幾年前綜藝節目《聲入人心》的余音猶在,今年亦有《愛樂之都》等音樂劇主題的綜藝,但作為一門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藝術門類,音樂劇從業者們更希望它能在劇場牢牢扎根。
《愛樂之都》的參與嘉賓,囊括了目前音樂劇舞臺上最為活躍的演員:鄭棋元、方書劍、張會芳、蔣倩如、夏振凱……相比于前幾年的《聲入人心》,他們通過表演向觀眾介紹了更多經典音樂劇和中文原創作品,當他們在提及自己參與節目的愿望時,都不約而同地說:“希望大家走進劇場,感受舞臺上的音樂劇作品。”
劇場是舞臺藝術最堅實的陣地。今年音樂劇圈最轟動的演出,就是音樂人三寶的音樂劇曲目精選音樂會《世界的盡頭》在北京首演,沙寶亮、阿云嘎、劉巖等實力演員加盟,為三寶這位中國原創音樂劇領域具有開拓性的作曲家,舉辦集錦音樂會。在三寶看來,音樂劇行業得以健康運轉的保證,就是觀眾像去電影院看電影一樣,前往劇場觀看劇目,以劇目的上演帶動市場前進。
越來越多的制作方與演員選擇堅守劇場。這一年來,穩定推出劇目的音樂劇小劇場越來越多,小柯劇場持續上演劇目,從《西大鐘下》到《三里屯42號》,講述的都是北京人的獨特記憶。在上海演出多場的爆款音樂劇《阿波羅尼亞》《桑塔露琪亞》也來到北京,在西區劇場駐演。小劇場演出雖“小”,但“五臟俱全”,以細膩的現場體驗,培育著北京這座城市的觀眾群。
對于音樂劇、舞蹈等相對小眾的藝術門類,線上節目起到了“造星”“造熱點”的作用,互聯網的流量效應讓更多人關注到了劇場藝術領域,這對藝術的普及和發展非常有助益。值得高興的是,越來越多的從業者也注意到“去娛樂化”“去流量化”的必要性,引導觀眾理性追星,靠劇目吸引粉絲回歸劇場,培養更多的觀眾,推動行業健康前行。
(記者 韓軒)
【來源:北京晚報】
相關標簽:
濟南慶典公司
農新
云上演出
戲曲
觀眾
名家
過年
記者
湖北
日報
相關新聞
- 2024-05-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“五月演出季”如約
- 2024-05-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
- 2024-04-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
- 2024-04-182024中國(天津)演出交易會開幕
服務范圍